*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股市策略
对减重手术的诸多疑问,北京友谊医院张鹏教授带来权威解读。
撰文丨吴樱
审核专家丨张鹏教授
来源丨医学界肥胖频道
当肥胖合并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时,医学干预已刻不容缓。如今,减重代谢手术已成为肥胖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有关减重代谢外科手术,人们仍然存在诸多困惑,等待科学的解答[1-2]。“减重手术和新型减重药物,哪种临床实际效果更好?”“主流术式应该如何选择?”“如何保障减重手术的安全和长远获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鹏教授对这些核心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析,让我们一同科学认识这种能“改写代谢命运”的治疗手段。
袖状胃VS胃旁路,主流术式如何选?
目前国际国内指南推荐的主流术式主要有两大类——胃袖状切除术、胃旁路手术。临床上具体应如何选择呢?张鹏教授对两类术式进行了细致解读[3,4]:
1.胃袖状切除术(SG):全球最常用,以限制摄食为主
原理:切除约80%的胃(主要是容易扩张的胃底),让胃容量从原来的1-2L缩小到100-150ml,从物理上减少进食量;同时切除部分分泌“饥饿激素”的组织,降低食欲。
特点:手术相对简单,创伤小,恢复快。
适合人群:
(1)单纯肥胖(BMI≥32.5kg/m2)且无严重代谢疾病者;
(2)年轻或处于生育期的女性(对肠道干扰小,不影响未来妊娠营养吸收);
(3)依从性稍差、担心术后管理复杂的患者(术后饮食要求相对宽松)。
2.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RYGB):代谢疾病“克星”,兼顾限制摄食与减少吸收
原理:把胃分成“小胃囊”(约15-30ml)和剩余胃体,然后将小肠“绕路”连接到小胃囊,既减少进食量,又让部分食物跳过十二指肠,减少营养吸收。
特点:是减重外科的“金标准”,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对代谢疾病的改善更显著,但手术难度高,术后管理要求严格。
如下情况推荐首选:
(1)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疾病者;
(2)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
(3)重度肥胖(BMI≥37.5kg/m2)或极重度肥胖(BMI≥50kg/m2)者(长期减重效果更稳定)。
张鹏教授提到,我国90%的减重手术是胃袖状切除术,而国际上胃旁路手术占比约20%。这与我国减重外科发展阶段有关——袖状胃手术学习曲线较短,更易推广。但随着经验积累,未来可能会更注重“个体化选择”。
药物手术效果之争?一项研究引起的深思
在减重领域,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风头正劲,但张教授援引了一项在美国肥胖代谢外科学会(ASMBS)年会上发布的、基于5万例真实世界数据的重磅研究[5],结果令人深思:
手术的持久力量:接受胃旁路手术的患者,两年后平均减重达26%,三年后仍能维持约28%的减重效果。胃袖状切除术效果紧随其后,两年减重23%,三年约20%。
药物的现实落差:在严格控制的临床试验中,新型药物表现亮眼。然而,在真实用药环境中,受限于患者依从性低(坚持用药一年者不足30%)、停药即反弹等因素,效果大幅“缩水”——两年后,替尔泊肽平均减重仅约9%,司美格鲁肽仅约5%,三年后司美格鲁肽平均减重仅4%。
为何差距如此悬殊?张鹏教授深入剖析了核心原因[6]:
➤慢性病本质决定治疗模式:肥胖如同高血压、糖尿病,是慢性疾病。药物治疗需要终身服药才能维持效果,停药体重可能会反弹。而减重手术则不同,它像在体内植入了一个长期工作的“调节器”,能在术后10-1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从根本上改变身体的能量代谢和饥饿饱腹信号。
➤减重幅度与代谢逆转的强关联:仅仅减轻少量体重(5%-15%)对改善健康有益,但若想真正“逆转”像2型糖尿病这样的严重代谢疾病,往往需要更大幅度的减重(20%-30%以上)[7]。手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力工具。手术带来的大幅减重和胃肠激素改变,是药物难以企及的。
➤超越减重的全身获益:手术的益处远不止于体重秤上的数字。它对一系列肥胖相关合并症展现出强大的改善甚至“治愈”潜力:
高血压:尤其对难治性高血压(常与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手术减重后,呼吸暂停缓解,约60%患者血压可恢复正常,甚至停药。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约70%的患者术后肝纤维化得到改善,效果优于现有药物。
睡眠呼吸暂停(OSA):体重减轻后,夜间缺氧得到显著改善,鼾声减轻甚至消失[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许多因肥胖闭经、不孕的女性,术后月经恢复规律,自然受孕几率大增,曾有患者“术后当月月经就来潮”并持续正常。张鹏教授坦言:“最初也曾怀疑是手术应激反应,但大量案例证实了其持久效果[9]。”
安全基石与长期成功:手术只是起点
许多人闻“手术”色变。对此类担忧,张鹏教授用数据说话:在经验丰富的专业减重中心,由成熟团队操作,现代腹腔镜减重手术是高度安全可控的[10]。中国大样本数据显示,严重并发症(如吻合口漏、严重出血、梗阻)的总体发生率低于0.5%,甚至低于常见的胆囊切除或阑尾炎手术。当然,它属于外科最高级别的四级手术,对医生技术、团队配合及医院综合实力要求极高。
张鹏教授提醒:对于因重度肥胖严重影响发育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的青少年,手术可能是恢复正常发育和拯救生命的唯一有效选择。对于有生育需求的肥胖女性,建议先进行减重,以提高自然受孕率、降低流产风险、减少妊娠期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降低巨大儿和子代肥胖风险。行减重术后的患者需严格避孕1年,待体重基本稳定、营养状况调整好后再计划妊娠。
此外,患者因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难以控制的胃食管反流、肠梗阻),或首次手术效果极差而需要接受二次手术时,这类手术被称为修正手术。张鹏教授强调,修正手术的难度和风险远高于初次手术,且效果通常不如第一次。因此,患者务必珍惜首次手术机会,选择规范且经验丰富的医疗中心接受治疗,这一点至关重要。对于单纯因体重反弹而要求再次手术的情况,需采取极其谨慎的态度,此时应优先强化生活方式管理并尝试药物治疗。
结语
张鹏教授的分享,为我们勾勒出减重代谢手术清晰的价值图谱:它不是追求“瘦”的捷径,而是对抗肥胖疾病、重塑代谢健康的强有力医学手段。其显著且持久的减重效果、对多种代谢疾病的高逆转率,使其在真实世界中展现出远超当前减重药物的综合优势。
胃旁路与袖状胃作为两大支柱,各有千秋。选择的核心在于个体化评估——患者的代谢状况(尤其糖尿病、反流)、年龄阶段、生育需求以及对术后管理的依从性股市策略,都是决策天平上的重要砝码。中国的袖状胃手术占比极高,张鹏教授指出这与学科发展阶段相关,未来随着经验积累和证据完善,术式选择可能更趋优化。减重代谢手术是一条经过科学验证、能带来深刻健康转机的希望之路,它改变的不仅是体重,更是生命的状态与质量。
专家简介
张鹏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减重与代谢外科 副主任
北京市减重与代谢外科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主任
美国杜克大学代谢与减重外科 专科培训
上海市浦江人才
《国家卫健委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版)》编委会执行主任委员
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分型在极端肥胖治疗中的推广应用”课题
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医师分会 会长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减重与代谢外科专委会 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肥胖和营养代谢协作组 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与代谢外科专家工作组 副组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与肥胖外科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减重与代谢康复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代谢外科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美国外科医师学院成员(FACS)
美国代谢与减重外科学会(ASMBS)常委
参考文献:
[1].林清秀,韩加刚,翟志伟,等.符合减重代谢手术指征的患者手术意愿及其心理社会因素:一项混合式方法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25,34(03):223-228.
[2].https://www.nhc.gov.cn/wjw/c100378/202410/bcf804e19e0c4246b5aea6cd338b55e1.shtml.
[3].朱常琰,王文博,曹耀权,等.国际指南(共识)中胃袖状切除术病人胃食管反流病的处理建议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44(08):858-863.
[4].王泽阳,宋智,李伟正,等.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操作要点[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5,50(02):251-258.
[5].Chhabra K,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Semaglutide and Tirzepatide vs. Bariatric Surgery. Surg Obes Relat Dis. 2025;21(Suppl 6):S1. Abstract RZY8JY68MG. Presented at: 2025 ASMBS Annual Meeting; 2025 Jun 17–20; Washington, DC.
[6].梁辉.新型体重管理药物与减重代谢手术的角色再思考[J].新医学,2025,56(06):553-559.
[7].Kanbour S, Ageeb RA, Malik RA, Abu-Raddad JJ. Impact of bodyweight loss on type 2 diabetes remi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025. DOI: 10.1016/S2213-8587(24)00346-2
[8].马帅,杨珵璨,王兵,等.减重代谢手术改善肥胖低通气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影响因素研究[J].腹部外科杂志,2024,37(05):319-324.
[9].胡三元,刘少壮,赵世刚,等.减重代谢手术治疗肥胖症合并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5,34(02):183-189.
[10].李哲宏,张能维.减重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减重外科的困境 [J]. 北京医学, 2023, 45 (06): 471-474.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联美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